半岛体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抗日战争期间,江门五邑地方组织高举抗日旗帜,团结带领五邑人民及全世界江门籍海外华侨、港澳同胞,共御外侮、毁家纾难、血战到底,用热血与生命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。为展现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战壮歌,营造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的浓厚氛围,由江门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,鹤山市委宣传部、鹤山市档案馆、鹤山市融媒体中心推出“江门抗战烽烟图·鹤山记忆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媒体报道”,敬请垂注。
林耀,鹤山市址山镇昆华人。1911年林耀出生于澳门,后在香港华仁书院读书,1935年春回广州,考入广东航空学校第七期乙班,后送往燕塘陆军学校训练。同年冬,林耀返校接受空军正规化教育。1936年,林耀随广东空军北飞,在中央航校第七期受训,于1938年分配到空军驱逐部队服役。1939年5月3日,日寇45架轰炸机进袭重庆,我空军驱逐机队升空迎击,林耀一举击毁2架敌机。1944年春,日本调集大军从汉口南下谋求打通大陆交通线,时任第二十六中队副队长的林耀奉命配合我军地面部队作战,在长沙击落敌机一架。6月26日,敌船由洞庭湖上溯湘江,林耀率队予以歼击,击伤击毁多架敌机,战斗中,林耀亦被敌护航机打中座机尾部跳伞,而伞未张,堕于湖南湘乡县仙女乡,壮烈牺牲,年仅33岁。1948年南京政府追赠林耀为空军少校,1988年6月,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林耀为革命烈士。2018年上映的电影《无问西东》,林耀是主角沈光耀原型之一。2020年9月30日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著名抗日英烈。
方奕智烈士,1920年出生,鹤山市沙坪街道坡山村人。求学时期他是进步青年,1938年1月奔赴延安,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,并参加中国,同年秋回到鹤山,以教师工作为掩护,开展党的工作。1944年秋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政治部工作队队长。1945年春,反动派疯狂围剿址山、水井等抗日根据地。3月7日,党组织派他到高明跟广东人民抗日三团联系反围攻军事计划,他乔装成小贩由开平水井取道至鹤山宅梧,被顽军抓获。敌人企图通过他供出部队情况,先以高官厚禄引诱,不得逞。然后改为严刑拷问,利用冬天寒冷,剥去方奕智的衣服进行整夜拷打,甚至向其左腿打了一枪,但方奕智铁骨铮铮,意志坚定,毫不动摇。次日,方奕智于宅梧靖村桥头英勇就义,就义前还高唱《国际歌》半岛体育,牺牲时未满25周岁。
邓少珍(1920—1945),又名邓始明,小名邓玲宽,父亲早逝,靠两个哥哥出外打工维持一家生活半岛体育。
1940年,党员廖健到维墩工作,建立地下党组织。维墩支部广泛动员、宣传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,决定组织“青年业余读书会”。年方19岁的邓少珍毅然和她的挚友冯芹香、吕锡华等参加了读书活动。她经常下乡宣传,唱革命歌曲、演讲、演戏等等,抗日救亡的歌声和口号声响遍了整个维墩。
1944年10月,邓少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,在青年读书会结业后被派往高明县大简村交通站工作,担任交通站站长,每次递送文件、情报,侦察敌情,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。
在1945年5月13日的龙潭山战斗中,广东人民抗日第三团被反动军队偷袭半岛体育,损失严重,邓少珍奉命收容失散的战士,负责护理伤病员等工作。5月19日,高明县大幕自卫队长何志仁率队偷袭大简村,群众即去告诉邓少珍,她从容镇定,迅速安排伤病员撤退隐蔽,亲自处理了一些重要文件。她不顾个人危险,留在交通站,并命令交通员邓沃安立即离开。敌兵一番搜索,将邓少珍从阁楼拉下来,扯下她的假髻,押至村口的地坪上,当众审问,却问不出名堂。敌人气急败坏,把邓少珍推上大路口继续拷问。这时,邓少珍扑向路边的一棵树下,死死抱紧树干,任凭敌人怎样打骂,她就是坚决不走。残暴的敌人连开4枪,年仅25岁的邓少珍壮烈牺牲,她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,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,大简村的群众无不为之落泪。
温许荣,鹤山市龙口镇青文榄堂村人,1913年9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,自小在家耕田。村人称他为人正直,是个意志坚强的青年。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广州于1938年10月沦陷,第四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战时工作队分驻各地开展革命活动。其中第一〇二队驻鹤山青溪、朱六合后,发展党员,组建鹤山县特别支部,发动当地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。在该队的影响下,温许荣受到鼓舞和启发,从1939年春起,他参加党领导的青溪抗日自卫队,主动要求党组织分配任务,并且每次都出色完成,得到时任鹤山特支书记冯光的好评。
在党组织培养教育下,温许荣思想进步快,1939年5月,被鹤山特支批准为青溪第一批农民党员。1944年8月,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治处主任谭煦照到青溪,号召青年党员参加游击队,温许荣即与本村青年党员温明、温少琼等一起到新会田金,参加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。不久,他被送到于广东中区举办的第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。学习结束被分配到中区纵队(后改称“广东人民抗日”)任军事情报联络员,主要任务是来往于鹤山与中山两地半岛体育,传递重要军事情报。温许荣任情报联络员期间,经常乔装打扮,跋山涉水,勇敢机智,生死不辞,只身步行往来于沦陷区、国统区,出色地完成部队交办的任务。
1945年5月12日,温许荣执行任务时,碰上敌人的“大扫荡”,在突围时脚负伤。待伤愈回部队时,不幸被捕。他坚贞不屈,为党为部队严守秘密,惨被反动派杀害,牺牲时年仅32岁。
张帝荣,又叫张帝仁,是爱国华侨张怀先生的儿子半岛体育。1945年3月6日,顽军纠集鹤山、开平两县反动自卫队共1000余人,分兵六路对云乡发动大举进攻。此时,广东人民抗日第二团正在外线作战,留守云乡的人员加上云乡抗日自卫队队员只有60余人。由于双方力量悬殊,部队决定大部分人员撤往皂幕山周围,只留下二团战士、自卫队队员、乡民主政权干部共10余人。在战斗即将打响时,新云乡乡务委员会副主席樊仲威、自卫队副队长张志德镇定指挥应战。他们兵分两路,樊仲威带领部分战士坚守云清楼,保护楼内群众安全;张志德则率5名队员于张怀楼迎击顽军。自卫队队员、楼主张帝荣及其母亲彭氏也随队撤退到张怀楼内。
当顽军攻入云乡拳头山村(现称云中村)时,即向张怀楼发起猛烈进攻。张志德、张乔龙、张泽林、刘宝霞(女)、李名扬、张帝荣凭楼英勇反击,连续打退顽军多次进攻。顽军恼羞成怒,采用火攻,企图把我军战士熏死在楼里。战士们一面顽强地迎击,一面用水往楼的墙壁、窗户喷洒,用粪水冷却烧红的铁门。在烈火中张怀楼岿然不动。
战斗中,张帝荣开窗查看情况被子弹击中身负重伤。至深夜,顽军的进攻暂时停止,楼里的战士寻找时机突围。张帝荣坚决要求留在楼里作掩护,其母由于年纪老迈,也留下来看护张帝荣。其余5人用被单撕成布条结成绳索,乘黑夜趁顽军不备在楼顶北面悬绳而下,从小路成功撤退。翌日,顽军爬入楼内,逐层搜索。受伤的张帝荣落入顽军手里,英勇就义,年仅33岁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